首页

舔高跟鞋底视频网

时间:2025-05-29 13:00:02 作者:中方介绍对沙特、阿曼、科威特、巴林试行免签情况 浏览量:97219

  青铜铸宝,熠熠千年;周风秦韵,尽显其中。

  9月10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,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,仔细察看何尊、逨盘等珍贵青铜器,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。

视频: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丨青铜铸文明 文脉贯古今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

  馆藏数量多、种类全、价值高……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一件件“国之重器”映入眼帘,厚重之感扑面而来。漫步其中,仿佛走进了一座展现周秦文化、中华文明的“艺术宝库”。

新华社记者摄

  “主题陈列《青铜铸文明》,分为‘青铜器之乡’‘宅兹中国’‘周礼之邦’‘秦肇之路’4个单元。”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滕晓华说,“在青铜器铸造、铭文、保护等多个方面,总书记问得很详细,也很专业。”

新华社记者摄

  来到“宅兹中国”展厅入口处,一幅“漫画版”何尊映入眼帘——画面色彩鲜艳、风格灵动,颇具设计感。一旁,标注着“姓名”“年龄”“籍贯”“现住址”……何尊的“个人信息”,一目了然。滕晓华说,日常展览中,“何尊身份证”这一创意颇受观众喜爱。

  移步向前,就看到了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“镇院之宝”——何尊。

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“镇院之宝”何尊。高炳摄

  仔细端详“国宝”,通体饰有四条透雕扉棱,极富立体感;纹饰华丽,腹部饰有饕餮兽面纹,粗大卷曲的兽角翘出器外,颇有腾跃欲食的动感;器形上圆下方,体现着古人“天圆地方”的宇宙观。

  “总书记在何尊的展台绕了一周,看得很仔细。”滕晓华说。

  极为珍贵的是,何尊腹底铭文中,有“宅兹中国”四个字——这是迄今发现的“中国”一词最早的来源。

滕晓华介绍㝬簋。高炳摄

  逨盘、㝬簋、秦公镈……国之重器,浑厚凝重,堪称一部部“青铜史书”,滋养着璀璨厚重的中华文化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说,中华文明五千年,还要进一步挖掘,深入研究、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,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,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,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。

  “总书记来博物院考察,让我们备受鼓舞。”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信心满满,“我们要继续保护好青铜瑰宝,研究、阐释好青铜器的铭文、器型、纹饰等,还要通过展览、文创及社会教育活动,让文物活起来,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。”

  作为文物工作者,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刘宏斌当面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,深感责任重大。

  “我们将把保护放在首位,守护好文化遗产,不断加大研究力度,深入挖掘文物所蕴涵的价值。”刘宏斌说,“我们也会努力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,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

  青铜铸文明,金文载春秋。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,必将生生不息、辉光日新。

  统筹:胡果

  审稿:王斌来 杜尚泽 张铁

  文字:龚仕建 高炳

  视频: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王兆 刘帅

  摄影:新华社记者 鞠鹏 王晔 人民日报记者 高炳

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秋假期福建口岸预计迎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

今年1月,经专家评审团综合市民票选评审,最终评定获奖名单。这些获评人物,感人事迹涉及见义勇为、扶危济困、助人为乐、孝老敬亲、爱岗敬业、拼搏自强、关心下一代、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,其故事触动着人心最柔软、最温暖的角落。他们用自身的行动,描绘出一幅“文明之花”在厦门处处绽放的生动图景。

中秋国庆“黄金周” 赴东南亚小团游、定制游成“新宠”

据自治区防汛办统计,截至21日17时,这次灾害过程累计造成全区99029人受灾,紧急避险转移人口600人;农作物受灾面积3788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28450万元。

买药方便多了!多地推动外卖平台购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

2019年国庆前夕,一场迁居仪式在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举行,25户、79名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。在明媚的阳光下,湛蓝的屋顶、白色的外墙,边境小康村25套藏式院落显得格外醒目。

振奋“不老”精气神 书写老区新荣光

樊延超是建设银行海北州分行综合管理部员工,2016年被派驻到河西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工作,作为第一书记的他,用3年时间走田间,访农户,用好用活建行捐赠的帮扶资金,一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。

杉本博司接触《心经》远在上世纪70年代,但临摹《心经》却是偶然。因为疫情,他在离开纽约的工作室三年后才又回到那里,他发现,很多极其昂贵的相纸已经过期。要拿这些相纸怎么办呢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